自贡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对市政协第十六届三次会议163-098号提案的办理答复
来源:自贡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类别:提案办理结果公开发布时间:2024-10-21阅读:

自经信函〔2024〕43号

 

 

自贡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对市政协第十六届三次会议163-098号提案的办理答复

 

尊敬的杨可瑕委员:

  •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出台自贡川南新材料化工园区相关扶持政策》的提案收悉。感谢您对自贡工业的重视,收到您的提案后,我局高度重视,立即组织进行专题研究,积极推动办理工作,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 一、关于“加大财力保障力度。支持将化工园区实现税收的市本级部分返还沿滩区全部用于化工园区建设,保障园区良性发展和持续招商”的建议

一是加强融资服务。加强融资协调力度,引导融资担保机构持续降费,组织金融精准对接活动和融资能力提升行动,推进“园保贷”等融资服务,充分发挥“金融顾问”作用。

二是紧盯政策支持。我市紧盯对标中省关于支持产业园区建设相关政策举措,并将之转换成我市园区建设项目,做实做细项目申报材料,增强项目入库的吸引力和评审过关率,全力争取政策资金。

  • 三是用好债券资金。用好现有的专项债券资金,积极发挥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在新增专项债券资金额度分配方面,重点考虑化工园区建设,同时做好化工园区建设资金保障服务工作。
  • 二、关于“加大建设运营保障力度。引导市级国有平台公司参与拓展区基础设施建设”的建议

我市采取市、区两级共同组建运营公司的方式,筹措资金10亿元,对标一流园区标准,对照化工园区建设标准、化工园区认定承诺事项和入驻产业项目建成投产需求,加快推进化工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园区排污管网、兴鑫路、DN900主供水管道、危化品停车场已建设完成,化工园区3.13平方公里内主供水管网已通水,事故应急池、西侧道路工程正在加快推进,确保与企业项目同步建成投用,满足企业生产需求。

我市将继续按照中、省关于化工园区建设标准和相关认定管理办法要求,坚持专业化、集约化、智能化的园区建设思路,围绕打造“专、精、特”化工园区,持续完善园区道路、供水、供电、燃气、排污、通讯等基础设施。同时,积极引导我市国有资本、社会资本参与园区建设运营,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进一步提升园区承载能力、产业支撑能力。

三、关于“加大土地指标保障力度。支持园区建设征收用地所需增减挂钩指标、耕地占补平衡指标在市域内统筹”的建议

  • 为加强化工园区土地指标保障,我市统筹协调全市新增规划建设用地指标,重点向化工园区倾斜,全力保障新增项目用地需求。继续狠抓存量土地和闲置、低效土地处置,压紧压实区县主体责任,尽快将处置工作进度转化为新增用地指标。目前已统筹安排了1163亩计划指标用于川南新材料产业基地内6个批次建设用地报征工作,有效保障了川南新材料产业基地拓展区基础设施及配套建设项目、高性能有机氟材料项目、消防特勤站与智慧管理中心项目、特种气体化工类工业用、氟化工类工业用地项目、汇仁路道路及绿化建设项目共计6个项目的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需求。
  • 四、关于“加大交通物流保障力度。支持加快自贡至泸州港大件路建设”的建议

一是做好建设资金保障。项目建设资金筹集采取“专项债券+银行贷款+企业自筹”模式,专项债券方面,计划通过发行地方政府专债资金筹集39亿元,目前已到位9.80亿元,今年已向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申报2024年度专项债券需求14.5亿元。银行贷款方面,项目业主单位已与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等多家银行接洽,并初步达成贷款意向,计划贷款总额10.8亿元。企业自筹方面,项目业主单位计划自筹15.6亿元。

二是做好建设用地保障。加速推进用地手续办理,项目全线用地组卷报征资料已通过自然资源部部务会审议,预计用地手续批复时间为6月下旬至7月初。统筹推进全线征地拆迁和杆管线迁改工作。截至目前,项目全线需拆迁房屋929户,已签约308户,占比33.15%;项目全线需迁改杆管线703处,已完成杆管线迁改方案325处、财评26处。

三是做好工程施工前期工作。二期项目施工单位已在银蛇溪大桥、安溪沿江桥群油房湾大桥等控制性点位入场施工建设,已完成施工便道建设,目前正在蓼叶沟大桥及铁钱溪大桥等点位实地勘探。三期项目A段投资方案正在报送市政府常务会审议,同时,加紧开展三期项目A段EPC建设模式的招标筹备工作,三期项目A段预计今年第三季度开工。三期项目C段因与川南新材料化工园区建设规划用地重合,无法按照原项目初步设计方案落地建设。经市委、市政府领导专题研究,拟在保障自贡至泸州港大件运输通道顺畅的前提下,另行单独立项组织实施。

为推进项目建设,我市在下一步工作中,一方面,加快二期项目建设进度,做好用地报批工作,积极跟进自然资源部用地手续批复情况,加快实施征拆管迁工作,力促二期项目进入全面开展施工的建设状态,力争项目自流井区段、高新区段在2025年3月前率先投入使用,项目全线在2026年建成通车。另一方面,提速三期项目前期工作。高效推进三期项目A段的EPC招标工作,积极协调沿滩区,尽早完成三期项目C段另行立项审批工作。

五、关于“加大环境指标保障力度。加快调整沿滩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三线一单”主要污染物允许排放量、要素重点管控单元矢量边界和项目准入清单”的建议

一是加强对上争取。经我市积极对上汇报争取,生态环境厅已同意在确保我市2025年环境质量达标的前提下,可自行调配全市污染物允许排放量,并对四川富顺晨光经济开发区化工园区规划环评予以接件。同时,邀请省环境工程评估中心(“三线一单”技术审核团队)、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分批赶赴自贡川南新材料化工园区进行现场指导,对园区产业发展规划、园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等方面提出了可行性意见。

二是加强资料收集。强化与各区县及市级相关部门协作联动,收集了涉及“三线一单”动态更新的“三区三线”、国土空间“双评价”、水资源利用等30余份技术资料,为动态更新提供技术支撑。依据省级技术规范,正在制定自贡市“三线一单”动态更新工作技术方案。

三是组建专家团队。组织四川轻化工大学、四川省自贡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站等单位的7名技术专家,组建了自贡市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工作技术团队,负责“三线一单”对口指导、技术评估、论证审查等工作,并对技术问题全程把关。

六、关于“加大监管人才保障力度。实施“自贡川南新材料化工园区和绿色化工产业人才引进专项行动”,以专业人才助推园区安全稳定运行”的建议

一是强化政策支持。聚焦氟硅材料等领域,深入推进“盐都人才新政”,出台新入园企业人才扶持等惠企惠才举措60余项,创新构建“产才融合先行点一企业人才服务站”两级服务网格,从证照办理、科技服务、就医就学等方面,为企业、人才提供全方位、多层次服务。目前,全市拥有博士后工作站、院士(专家)工作站、引才引智基地等各类人才类创新平台45个。

二是创新招引方法。创新“以才引才”“以商引才”工作方法,开展高端人才洽谈招聘会、产业项目人才对接会、招商引资引智推介会,引进清华大学、西南大学等高校专家和急需紧缺人才100余人,集聚化工新材料产业优秀人才1000余人。搭建校企引才直通车,与四川轻化工大学等高校签订人才送培协议,定点输送材料化学等技能实用型人才 30 余人。

三是加强培育认定。我市继续大力实施盐都百千万英才计划,培育认定“盐都创新领军人才”“盐都科技菁英”等各类创新创业人才69人。开展企业科技特派员试点工作,首批20名自贡市企业科技特派员已累计为我市科技型企业梳理技术人才需求86项,参与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开发新产品46项,协助创建企业研发团队8个,协助完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制度9项。

您对以上回复有何意见和建议,请填写《办理市政协提案征求意见表》(详见附件)回送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化工医药科室(联系人:侯俊杰;联系电话:8320860),同时抄送市政协提案委。

 

 

自贡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2024年6月27日


下载 办理市政协提案征求意见表.doc  (13.50 KB)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