赓续地名文脉,留住乡愁记忆 ——自流井区新街街道“龙凤山社区”
来源:自贡市民政局类别:公共文化发布时间:2024-11-21阅读:
◆区域位置
        龙凤山社区位于自流井区老城区商业中心地段,依山傍水,东接新民街社区,南临釜溪河,西接小桥井社区,北靠道生灏,面积约0.78平方公里。辖区内有历史悠久的盐业历史博物馆、王爷庙等。社区总人口4476人,设12个居民小组,划分为5个网格,有3个物管小区,棚户区居多。曾先后获得:四川省“绿色社区”“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集体”“全区先进基层党组织”“自贡市示范社区工会”“巾帼心向党妇女微家”等荣誉称号。
 

◆地名由来
        龙凤山因山而名,辖区内有一山原名龙峰山,传说在很久以前,龙凤山所在地有一条恶龙,它经常兴风作浪,为害一方。当地百姓生活困苦,向上天祈求救赎。上天闻知此事,派遣了一位仙女下凡,将恶龙制服并化为一座山,因山形酷似巨龙而得名龙峰山,山上有一座供奉仙女塑像的庙宇名为“龙凤寺”。
◆建制沿革
        1730年,龙凤山社区隶属于富顺县桐发垱。1900年,龙凤山社区隶属于富顺县桐发保。1915年,龙凤山社区隶属于富顺县桐发团。1939年,龙凤山社区隶属于自贡市桐垱镇。1942年,龙凤山社区隶属于自贡市自井镇。1950年,龙凤山社区隶属于自流井区新街街道办事处。80年代初地名普查时龙峰山更名为龙凤山。2013年,龙凤山、后山坡两个社区合并为龙凤山社区,属于自流井区新街街道办事处至今。
◆历史文化
        龙凤山社区辖内名胜古迹众多,有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西秦会馆)、桓侯宫、王爷庙、还我河山石刻、民国政府大院、民国政府银行建筑群、天宝井、蒙家宅、王家宅、牛家大院、三八巷公馆等。
        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西秦会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建筑设计精巧,结构繁复,造型精美,雕刻、装饰十分华丽,它既是中国古建筑宝库中的精品,也是盐业发展史上的珍贵文物。该馆是清初来自贡经营盐业获利丰厚的陕籍商人于清乾隆元年(1736年)合资兴建的同乡会馆(西秦会馆)。辛亥革命后至新中国成立时期,为当地政府驻地,1959年10月起,一直作为“国家一级博物馆”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馆址,主要收藏、研究、陈列中国井盐历史文物和资料。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西秦会馆)1988年被国务院颁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馆内珍藏及展出的我国唯一的一套中国古代井盐钻治井工具,是中国古代科技文明的载体,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和价值。
 
(拍摄: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
 
        桓侯宫俗称张爷庙(指张飞),位于自贡市中华路,临街而建。桓侯宫始建于清乾隆年间,是山西人在自流井经商兴建的同乡会馆。咸丰末年初烧毁、同治年间重修,并在同行中商议“每宰猪一支,按行规抽钱贰伯文”,经过众人的锱铢积累,终于在清光绪元年(1875年)落成。1985年被列为自贡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升级为国保单位。

 
(拍摄:桓侯宫)

        王爷庙自贡盐商敬神议事之所,因庙内供有“镇江王”神像而得名。位于自流井沙湾釜溪河边夹子口,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由大盐商王余埏、李春霖主持培修,建筑师陈葆初设计施工建造。列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
 
                   (拍摄:王爷庙)                 
                    
        还我河山石刻。1944年7月15日,冯玉祥将军在自贡北院写的。同年10月摹勒上石,保存至今。1984年春末在市政协的资助下,由自流井区文化馆主持修葺一新、灰底红字、耀眼夺目、蔚为壮观。自流井区人民政府批准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名称沿用至今。
 
                                                   (拍摄:还我河山)                                                      

        三八巷公馆。位于自流井区龙凤山社区三八巷12号,修建于民国时期,坐西南向东北,占地面积163.2平方米。三八巷公馆为1栋4间房屋,采用西式建筑手法,建筑设计精良,形态考究,是自贡现存不多的公馆之一,解放后一直为沙湾饭店使用,曾做过浆洗房,后作为饭店职工宿舍。三八巷公馆为歇山式砖木结构、小青瓦屋面的二层式西式建筑,面阔4间20.4米,进深约9米。底楼地面为黑白细石水磨石铺就,二楼及楼梯地板均为木质结构。三八巷公馆对研究民国时期自贡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以及公馆建筑形式、结构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龙凤山王家宅。位于自流井区龙凤山社区,修建于民国时期,坐北向南,占地面积178平方米。王家老宅原为正房及左右厢房组成三合院布局,后正房被拆除,现存左右厢房6间,作为居民住房。龙凤山王家民宅整体为穿斗式砖石结构、小青瓦屋面、木制门窗的二层式建筑,左右厢房均面阔2间8.3米,进深4.2米。龙凤山王家民宅槽门保存较为完好,槽门前1米处为素面台阶,有3级踏道。龙凤山王家民宅对研究自贡民国时期的建筑结构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自流井区民政局、自流井区新街街道办事处供稿  自贡市民政局编辑)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