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四川省政府网站
|
自贡市人民政府网站
无障碍辅助
搜索
返回主站
首页
组织机构
机构简介
领导简介
内设科室
政务公开
通知公告
地方志法规规章
市县方志动态
全省方志动态
全国方志动态
总结公报与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财政资金
自贡概览
地理位置
建置沿革
地形地貌
政 区
人 口
自然资源
气 候
经济和社会发展
自贡人物
风物名胜
地情开发
理论研究
志书年鉴
自贡市志
自贡年鉴
自贡大事记
地情开发
地情开发
返回完整页面
自贡地区最早聘任的外籍教师
来源:
自贡市地方志办
类别:
地情开发
发布时间:
2024-10-08
阅读:
次
要说到自贡地区最早聘任的外籍教师,还得从玉川公祠和私立树人学堂说起。
玉川公祠建筑群(叶卫东 摄于2007年夏)
玉川公祠是清代自贡盐场首富、“王三畏堂”发家人王朗云在“川盐济楚”中成为百万富翁以后,于咸丰十一年(1861)与其弟侄在自流井附近的板仓坝(现属卫坪镇)合修的王宝善祠木支一族的宗祠。之所以取名为玉川公祠,是王朗云为纪念其祖父王玉川而定的名。在四川众多的宗祠中,玉川公祠的倡建人是富甲全川的王朗云,而王朗云又是清廷封赠的官居二品、赏三代一品封典的朝议大夫,其公祠设立的祠规、提留井田作蒸尝的井田碑记,均是奏请清廷立案的。凡此种种,对我们研究盐商家族的宗族关系、伦理道德、宗法制度、财富支配,以及族人和谐相处的人伦构建,都提供了确凿的依据,可以说玉川公祠是完整体现一个历史时期宗祠文化的典范。
《玉川公祠井田碑记》部分书影(清宣统元年版)
玉川公祠建立后,即仿范仲淹创建的井田蒸尝制;按比例提留宗族所拥有的井灶、钱庄、票号、田土乡庄的利润租金作为蒸尝,规定以蒸尝收入的盈余,在祠内开办义学。这个学校在当时还是家塾性质的,教育对象主要是这个家族的子弟,也容许同乡的少数子弟就学。
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清廷废科举、兴学校,玉川公祠旋即开办私立树人二等学堂,兼收外姓学生,这是自贡地区的第一所新学堂。这样,玉川公祠又成了自贡及至川南近现代教育的摇篮。树人学堂先后聘请了川南经纬学堂(川南师范学校前身)毕业的谢持,四川文化名人吴季玉、伍孟勉等人任教。当时的学生仅百人左右。谢持后留学日本,加入同盟会,成为孙中山的得力助手。
玉川公祠大门(摄于2018年2月12日)
三畏堂的子弟王作甘、王禹平等十余人先后留学日本,深受日本教育熏陶,羡慕日本国富民强,想到祠产盈余可办学校。似再将树人二等学堂扩大为树人中学,仿照日本教育方式办学,便学成回国后从事教育工作。因于光绪三十年(1904),根据祠规兴学理由,向王三畏堂总理王达之(名诞)提出建议,王达之以碍于祠碑规定,勉强同意。王作甘即在日本以王余蜒(因复姓王余)名义向清廷驻日公使呈请转奏立案。批准后,一面以三万余日元购买图书仪器,一面延聘教师。光绪三十三年(1907),聘请日本人岗本常次郎任理化教员,鹰野该吉任自然和日语教员,山根花子(女)任音乐教员。这是自贡地区最早聘任的外籍教师。自此开启了外国人在自贡任教的历史。
上述三位外籍教师就职后,即投入了教学工作。岗本常次郎负责编写物理、化学课讲义并进行教学,鹰野该吉负责编写自然课、日语课讲义并授课。这也是自贡教育史上首次开设现代科学教育课程。这几位日籍教师都是由树人中学高薪聘请的,其薪酬在当时高得令人咋舌:岗本常次郎月薪200元,鹰野该吉120元,山根花子80元。当时白米每斗重45斤,所值不到1元。一个举人、进士掌管的书院,被尊称为“山长”,年薪比县令还高,也只不过400两银子,只合560元,岗本月薪即高出其三倍。
私立树人学堂在当时四川中等学校中,颇有声誉。以学生多属当时盐商、地主、富商子女,每届周末,许多家庭都准备轿子来接,假后又复乘轿到校,堪称当时自贡乃至川南、全川的贵族学校。学校教育在当时就提出了以德、智、体三育并重为宗旨。1910年(宣统二年)八月,在成都召开四川省中等以上学校学生运动会,树人学堂选派师范班及体育班学生40人前往参加,一律着黄斜纹制服、呢帽革履。开幕式列队行进时,万人瞩目。比赛时去上装,取下呢帽,换上白布便帽,盘发辫于帽中,因当时的学生中已有人剪去发辫,在露顶时,曾引起全场的注视。在团体器械体操中,树人学堂的哑铃、球杆、木棒等都是自己带去的,式样新颖,表演整齐,名列第一。在个人比赛中,获得赛跑第一名的是该学堂学生王典龙,障碍物竞赛第二名为该学堂学生皮某。当时即有不少英、法、德、日等外国人到场观看比赛,他们并送有西方瓷花瓶作为各项运动中的第一名奖品。这些观赛的老外以障碍物竞赛的第一名曾越规先跑两步,向举办当局提出异议,将奖品发给了第二名、树人学堂的皮某。即刻在全场引起一片哗然。“外国人舔肥”的议论广为传扬。从上述史实,我们亦可认定,这是自贡地区体育史上,自贡人所参加的首次省级体育赛事和首次获得奖项。
王道周(左)赵铁桥(中)夏之时(右)
在树人学堂就学的学生中,后来有为数不少的人成为比较知名的人士。王道周留学日本,毕业于日本帝国大学火药科,是我国著名的兵器专家和弹道学家,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其子即是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的点火器研制者、中科院院士王方定。赵铁桥后加入同盟会,化名赵猷。毕业后从事革命,是辛亥革命中的风云人物。罗元素毕业后留学法国,学成后回国在教育界服务,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夏之时在辛亥革命时,领导四川的保路运动和同志会起义,在重庆宣布独立,成立蜀军政府,被推举为蜀军政府副都督。夏之时的妻子董竹君,时称“都督夫人”,后在上海创办锦江饭店,是我国近现代酒店业的开创者。
作者: 宋良曦
来源:《盐都故实》
分享到: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