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贡市民政局关于印发《关于促进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十条措施》的通知
来源:自贡市民政局类别:政策文件发布时间:2024-11-01阅读:
自民发〔2024〕101号
 
市级有关部门,各区县民政局、高新区社军局,有关企事业单位: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公益慈善事业的重要指示批示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新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以及省市全会精神,大力发展公益慈善事业,推动我市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结合我市实际,制定《关于促进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十条措施》,现印发你们,请抓好贯彻落实。

 

 
自贡市民政局 
 2024年1022

 

关于促进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十条措施

 
        慈善事业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是改善民生、造福社会、促进社会和谐的崇高事业,是第三次分配的重要形式。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慈善事业发展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中央、省市关于慈善事业的重大决策部署,充分发挥慈善事业在参与社会治理、促进社会文明进步、推动共同富裕工作中的作用,促进我市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制定以下措施。
        一、大力培育慈善组织。加大慈善组织孵化培育力度,依法做好登记认定工作。加快培育助力“一老一小”服务和乡村振兴的慈善组织,鼓励发展促进科教文卫体事业、应急救助、环境保护、互联网公益等慈善组织。鼓励企业、企业家和高收入群体依法设立冠名基金(会)。激活做实区县慈善会,发挥县域慈善生力军作用。
        二、搭建慈善支持网络。构建四级慈善组织网络。优化市级公益慈善支持中心、县级公益慈善服务中心,提供组织孵化、项目管理、需求对接、资源配置等服务。全覆盖建设镇街公益慈善服务站、村(社区)公益慈善服务室或爱心驿站,形成集慈善宣传、项目展示、精准帮扶、信息公开等多功能的公益慈善服务载体。引导公共服务场所、商业场所等设置慈善空间。
        三、实施精品慈善项目。强化项目牵引,外引一批知名品牌慈善项目,内培一批特色慈善项目。聚焦“一老一小一困”,围绕科学、文化、卫生、体育、优抚、生态环保、乡村振兴等领域,做好需求挖掘,建立“慈善项目库”。创建“为你而来·共享大善”品牌,精心策划、研发一批精品慈善项目,形成“免费午餐”“盐都乐捐”“公益助餐·膳行到家”“圆梦工程”等20余个慈善项目矩阵。各区县结合当地特色打造至少1个品牌项目。
        四、大力推进互联网慈善。加强慈善信息平台建设。优化民政局官网、慈善组织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加强慈善组织信息发布和信息公开。引导慈善组织依托腾讯公益、公益宝等互联网公开募捐平台,发布一批慈善项目,增加筹款总量。探索“指尖慈善”“指尖公益”等模式,开发“慈善自贡”微信筹款小程序,为公众便捷参与慈善公益提供支撑。
        五、聚力发展社区慈善。指导城乡社区(村)结合实际,培育公益慈善类社区社会组织,设立社区(村)慈善基金,实现社区慈善基金全覆盖建设。指导有条件的社区建设社区慈善空间,开设慈善超市,支持发展社区社会企业,探索通过“公益慈善+市场”的方式提供社会服务。通过发展社区慈善,推动慈善资源下沉,撬动社区资源为社区居民提供多样化、精细化的社区服务。
        六、不断拓宽募资渠道。稳步推进福彩销售、慈善募捐进景区、进车站、进酒店、进商圈。以春节、六一国际儿童节等为契机,开展“盐都乐捐”“未成年人保护”等专项募捐。广泛发动社会各界力量,通过“自贡慈善”小程序捐款,在“中华慈善日”“99公益日”期间开展全民性公益慈善活动。加强与“盐龙灯”产业结合,探索以按销售比例捐赠的形式参与慈善。鼓励慈善组织依法开展义拍、义卖、义展、义演等活动,推动慈善捐赠由捐钱捐物向捐技术、股权、有价证券、知识产权等形式拓展。
        七、传承弘扬慈善文化。深入挖掘团结奉献城市品格,依托自流井区冯玉祥“还我河山”石刻、自贡抗日献金运动陈列馆等建立慈善地标。推进慈善文化宣传进机关、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进农村、进家庭。强化慈善传播,利用公共服务设施、公共交通、地标性建筑等场所传播慈心善举。在每年“中华慈善日”前后开展慈善主题集中宣传活动,加大《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宣传普及力度。定期开展慈善奖推荐评选,及时挖掘报道慈善典型,营造良好慈善氛围。
        八、健全慈善激励制度。指导慈善组织依法取得非营利免税资格、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资格,落实公益性捐赠税收优惠政策。完善慈善表扬机制,定期对作出突出贡献的慈善组织、单位、企业、个人以及慈善项目予以表扬,鼓励区县结合实际依规开展慈善表扬。实施“慈善镇街”“慈善社区(村)”试点项目,带动全市慈善工作整体提升。
        九、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建立慈善智库,实施“慈善人才增能计划”,分层分类开展业务培训。引导慈善组织完善专业人才招引激励措施,与高校合作,建立慈善人才培养帮带机制,搭建人才学习交流和实践实训平台,加快培养一批为慈善组织和慈善活动提供项目策划、咨询评估、财务管理、人力资源、人才培训的机构和人才。
        十、强化慈善监督管理。加强内部治理和行业自律。指导慈善组织按章程开展活动,完善财务管理、项目管理等制度规范。支持行业组织制定行为准则、行为规范。加强政府监管,推进各级民政、财政、税务、公安、网信等部门联合监管机制,建立市、县(区)监督执法联动机制,严格查处慈善领域违法行为。持续实施“阳光慈善”工程,依托“慈善中国”、民政官网、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加强慈善组织信息发布和信息公开。加强社会监督,畅通公众监督举报渠道,鼓励新闻媒体、社会大众对慈善组织、慈善活动进行监督。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