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矿产规划发布 土地、矿产规划发布

返回完整页面
《四川自贡恐龙国家地质公园总体规划(2021-2025年)》解读
来源:自贡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类别:土地、矿产规划发布发布时间:2023-01-04阅读:

       一、编制背景
       四川自贡恐龙国家地质公园于2001年3月经原国土资源部批准建立,2002年9月揭碑开园。为加强地质公园管理建设,更好地保护地质公园内的地质遗迹资源,推进地学知识的普及,有效衔接地质遗迹保护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关系,给公园的建设、保护和发展提供一个更加完善的指导性文件,进行本次规划编制工作。
       本规划在深入研究公园已有资料基础上,展开了详细的地质遗迹补充勘查,进一步掌握了地质遗迹的分布特征与科研科普价值。同时通过调查、咨询、座谈等方式了解公园范围与周边区域的城乡建设、土地利用、矿产资源等现状,并深入分析了相关规划内容,为规划中边界勘定、地质遗迹保护区划、功能区划等内容提供了详实的数据。在此基础上,展开规划内容的研究。
       二、总体目标
       实施科学管理,保护地质公园地质遗迹和生态环境,通过合理规划,将公园地质遗迹景观与其他自然人文景观紧密结合,发展科普旅游、观光旅游、休闲度假旅游,有效带动当地经济、环境和社区的协调发展,努力将四川自贡恐龙国家地质公园建设成为功能完善、设施先进、接待服务一流的,集古生物保护示范、地学科研科普示范、共享示范于一体的国际一流地质公园。
       三、公园位置、范围、边界与面积
       四川自贡恐龙国家地质公园位于四川省自贡市大安区,地理坐标:北纬29°23′50″~29°26′20″,东经104°48′34″~104°50′29″,面积8.7平方公里。
       四川自贡恐龙国家地质公园总体布局空间结构为“两心一轴一环两区”。
       两心:恐龙博物馆管理服务中心和青龙湖建设发展服务中心;
       一轴:两中心之间的公路连线为一轴;
       一环:青龙湖环湖旅游线;
       两区:恐龙景区和青龙湖景区。
       结合公园的实际情况,根据使用功能的不同,分为四大功能区:即地质遗迹景观区、综合服务区、居民点保留区和自然生态区。
       将公园内地质遗迹景观资源集中分布的区域分为特级、一级、二级保护区(点),以达到全面保护地质遗迹资源的目的,保护区面积共计0.17平方公里。
       四、各级保护区保护要求
       (一)特级保护点(区)保护要求
       不允许游客进入,以保护和科研为目的的人员经地质公园管理部门批准后方可进入。点(区)内不得设立与地质遗迹保护无关的建筑设施。对特级保护点的保护工作要求责任落实到人。
       (二)一级保护区保护要求
       可以设置必要的游赏步道和相关设施,但必须与景观环境协调,严格控制游客数量,禁止机动交通工具进入。对一级保护区的保护工作要求责任落实到人。
       (三)二级保护区保护要求
       允许设立少量的、与景观环境协调的地质旅游服务设施,不得安排影响地质遗迹景观的建筑。合理控制游客数量。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