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策马扬鞭疾奋蹄 凝心聚力谱华章——市级相关部门解读《政府工作报告》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全市各部门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着力高质量发展,用汗水浇灌收获,以实干笃定前行,奋力书写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精彩华章。围绕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市委副书记、市长何树平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本报记者采访了市发改委主任龚焕楷、市经信局局长朱斌、市商务局局长许建平、市文广旅局局长谢飞、市口岸物流办主任赖远驰,请他们就各自部门工作对《政府工作报告》进行解读。
全方位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 龚焕楷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国家大力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为我市高质量发展带来重大机遇。
今年我市重点将在四个方面重点发力,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一是在区域合作方面,充分发挥地处成渝腹地的优势,紧紧依靠成都、重庆两座特大城市,主动加强产业配套协作,全方位融入双城经济圈建设。同时积极推进川南经济区一体化和内自同城化发展。二是在对外开放方面,将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深化与长三角、珠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北部湾等区域合作,充分发挥区位、资源、政策、平台等优势,推动高端项目、优质企业、领军人才加速集聚。三是在产业转型升级方面,精准对接全省“5+1”现代工业、“4+6”现代服务业主攻方向,把工业发展的重点聚焦到提升航空与燃机、新材料等主导产业比较优势上来,把服务业发展的突破口聚焦到文化旅游、口岸物流、金融商贸、医疗康养等产业,加快构建双轮驱动的现代产业体系。四是在项目投资方面,抓好378个市级重大项目,牵头实施市级重大项目378个,加快推进西部皮具产业园等133个续建项目建设,力促铜锣湾广场等143个新项目开工,确保高新区物流仓储一期等50个项目投产投用,力争全年重大项目投资突破800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以上。
抓好“十四五”规划的谋划布局
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局长 朱斌
《政府工作报告》用六个“一年来”客观全面地总结了过去一年的工作和取得的成绩,工业转型发展“稳增长”、新旧动能转换实现新突破、抓项目促投资“双十增长”、“精准招引”注入新动能、“双培育”做强工业发展支撑、低空空管试点成功突破、优化营商环境企业获得感增强、工业绿色发展成效显著,推动工业转型升级取得新成效,全国老工业城市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获国务院“真抓实干”通报表彰。这些成绩的取得,既是对全市工业和信息化工作的肯定,也是对我们立足当下扬帆启航、砥砺奋进的激励和鞭策。
奋战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了总体要求,提出了目标任务,划定了工作重点,为我们提供了“路线图”和“作战图”,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将紧紧围绕报告中部署的重点任务,聚焦聚力“工业十件大事”,突出抓好“八大攻坚行动”,对标制定工业项目三年攻坚行动计划、着力招商引资引智、“5+1”现代工业高质量发展、企业“双培育”、园区发展、人才培育等六张三年计划“施工图”,细化分解任务、问题、措施、责任“四张清单”,持续用力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优环境,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舍我其谁、尽心尽责的责任感,坚定信心、迎难而上,真抓实干、开拓进取,主动对接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抓好“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和“十四五”谋划布局,推动自贡工业转型升级和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为实现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力量。
推进商务和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市商务局局长 许建平
今年,全市商务系统将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全省召开服务业发展大会的机遇,推动工作再上新台阶。
编制自贡市现代服务业产业体系规划,突出支撑性、成长性产业;着力打造城市新商圈,加快建设各服务业重点项目建设;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制定盐帮菜地方标准,打造盐帮菜博物馆、体验馆,扩大“美食之府”影响力;建设家政服务网络中心;大力发展会展经济,办好盐博会、灯博会、通航大会;新增规上服务业和限上商贸单位50户,全年服务业增加值增长9%以上。
培育泰丰国贸、爱琴海购物中心等商业综合体;积极发展夜间经济,制定扶持政策措施;大力培育消费热点,高水平筹办盐帮美食文化节,开展节庆促销、商品展销等活动150场次以上,加快发展假日经济、乡村经济,培育发展定制消费、智能消费、信息消费等新业态。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以上。
高标准编制国家文化出口基地总体规划,推动彩灯、仿真恐龙等6个地方标准上升为国省标准;加快彩灯之乡文创产业园、土陶文创园、仿真恐龙园建设;培养彩灯专业人才4000人以上;继续实施“环球灯会”计划,推进“灯会+”行动,确保文化产品出口增长20%以上、文化服务贸易出口增长60%以上;研究制定扩大自营进出口业务有效政策,支持企业开拓“一带一路”及南向新兴市场,稳定对外贸易。全年进出口总额增长10%以上。
突出抓好自贸协同改革制度创新,深化通关一体化改革,促进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加快企业集聚;积极探索文化出口贸易新模式新机制;深化与成都、泸州等自贸片区联动发展,加强与内江等先行区协作,探索产业互动模式和利益分享机制;加大与沿海沿边城市协同开放,在产业配套、平台协作、制度协同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
打造独具特色的国际文化旅游目的地
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局长 谢飞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打造独具特色的国际文化旅游目的地的关键一年。全市文化和旅游系统将坚决贯彻市委十二届九次全会精神,落实好《政府工作报告》各项任务,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大发展机遇,坚持文化旅游各领域、多方位、全链条融合发展,以项目建设和争创品牌为抓手,突出重大项目推进、重点企业培育、重要制度创新,努力推动文化旅游业再上新台阶。
抓好优质项目建设,全面推进彩灯大世界二期、方特恐龙王国等文旅重大项目建设,提升打造玉章故里、仙市古镇、文庙西湖等景区,加大文旅产品供给。着力推进全域旅游,加快推动天府旅游名县和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推进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示范。深化区域交流合作,加大旅客源地的推广营销。
打造特色品牌,围绕“冬有灯会、夏有恐龙+灯光、春秋乡村游”培塑特色节庆活动品牌,大力发展数字文化产业、乡村旅游、低空旅游等新型业态,创建一批新业态品牌。
推进国家文化出口基地建设,实施文化企业引育工程,精心打造城市超级IP,持续打造“环球灯会”等文化品牌,全年实现灯会外展100场以上。启动“川灯走出去”全球营销计划,推行“彩灯+”模式,带动盐帮菜、杂技等优秀文化走出去。
推动文化旅游真融合深融合,推进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示范,大力发展夜间经济,培育深夜食堂、深夜影院、文娱演艺等,提升“夜游釜溪”品牌,着力打造一批文商旅融合发展的产业园区项目。同时要大力推动艺术创作繁荣发展,创排一批反映群众生活、展现地方特色的文艺精品。着力提升公共服务效能,不断完善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实施乡村文化振兴,完善“快旅漫游”服务体系,建设一批高等级旅游饭店、文化主题旅游饭店、旅游民宿,推动智慧文旅建设。
加快建设南向开放重要门户城市
市口岸物流办主任 赖远驰
今年,全市口岸物流系统将主动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依托大市场、培育大产业、畅联大通道、助推大开放,以“一港三中心”建设为重点,以“1+5”产业体系为抓手,加快建设南向开放重要门户城市。
在西部陆海新通道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战略机遇中找准自贡定位,加快推进西南(自贡)国际陆港建设,作为自贡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物流业发展的“先手棋”,以建设产业新城为目标,引导传统产业园区向现代物流园区转型。做好成渝毗邻区物流协同发展规划,完成《自贡市“十四五”口岸与物流业发展规划》及西南(自贡)国际陆港战略规划,出台《促进物流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及配套政策,打造基于服务、价值创造的新型陆港和多式联运示范区。
狠抓标志性项目、支撑性项目和配套性项目建设,完善口岸功能,搭建功能性大平台。全力以赴做好保税物流中心(B型)申建工作,提升通关便利化和贸易国际化。完成自贡南铁路物流基地扩能一期工程、大山铺铁路物流园区铁路专用线铺轨,实现铁路货物吞吐能力翻一番,加快建设自贡传化公路港城市物流中心。实现临港总部经济中心、西南农商(国际)物流港、中通快递智能科技电商川南分拨中心投入运营。
增强自贡货源聚集的能力和水平,加强政府的支撑和布局,推动专业化公司组织班列运行运营,引导企业“公转铁”,实现自贡至北部湾铁海联运班列常态化运行,开通自贡至粤港澳大湾区铁路(驮背)运输班列,实现班列开行数量翻一番,开通自贡—重庆港公路货运班车及自贡—东南亚公路货运班车。
立足空间互联、功能互补,产业互动,拓展与成都、重庆、广西、广东的合作。优化南向开放布局,用好用活南向开放物流联盟、川南物流产业联盟等区域协作平台,加强与南向通道节点城市往来。加强与成都铁路港加强协作,实质运营“蓉欧+”东盟国际班列自贡基地、西南(自贡)国际陆港青白江离岸服务中心,充分发挥国际陆港临港产业配套服务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