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对市政协第十六届委员会二次会议第19号提案的答复函
|
来源:自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类别:提案办理结果公开发布时间:2023-08-29阅读:次
|
|
一、关于发挥政策“指挥棒”作用,充分释放政策红利的问题
(一)制定完善行业政策。出台《强化自然资源服务保障支持乡村振兴的若干措施》(自自然资规发规〔2022〕1号文印发)(以下简称《措施》),从优化国土空间规划、坚守耕地保护红线、强化用地保障、做强林业和矿业经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提升服务效能等七个方面提出18条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具体措施,持续健全以规划编制为先导、耕地保护为重点、保障用地为支撑的工作体系,全力推进乡村振兴发展。下一步,我市将加大对《措施》贯彻执行情况的督查指导力度,确保各项措施落地落实。
(二)不断完善规划编制。组建市、县(区)两级乡村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专班,倒排工期,挂图作战。根据“三区三线”划定成果,市、县(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等上位规划以及最新政策,自2022年下半年开始,全面启动19个乡镇级片区和11个村级片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工作,截至目前30个规划已全部形成初步成果。下一步,将按程序开展意见建议征求、公示论证、审查审议等工作,力争规划早日出台。同时加强相关业务培训,加大规划的宣传贯彻力度。
(三)规范实施增减挂钩。截至目前,全市共实施增减挂钩项目82个,规模约2.78万亩,竣工验收项目59个,获得挂钩节余指标1.43万亩,挂钩预留指标0.21万亩,建成农民集中居住区313个。下一步,我市将加强规划用途管制,实行最严格的分区分类用途管制制度,健全乡村建设规划许可制度,通过“乡村规划+增减挂钩+土地整治”等方式,盘活更多土地资源,推进乡村地区项目建设。
(四)全力推进土地整治。2021年,我市大安区牛佛镇获批国家级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乡镇,沿滩区永安镇、荣县高山镇获批省级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乡镇。在不断完善试点乡镇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实施方案和项目区永久基本农田调整方案的基础上,2023年以来大安区牛佛镇已完成撂荒地整理项目约1200亩、格田整理约2000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坡改梯工程约3200亩;沿滩区永安镇基本建成现代农业园区约2000亩,开展3个农村大院风貌整治,完成望子河流域生态修复,目前正在开展5000亩高标准农田施工建设,预计2023年底全面完工;荣县高山镇完成新增1000余亩补充耕地项目规划的调查设计和方案编制,正在开展1500亩高标准农田施工建设。
二、关于加大对上协调争取,优先保障重点项目用地指标的问题
(一)规划指标保障方面。将“乡村振兴”内容以专章形式纳入市、县(区)、乡镇三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对保障乡村地区产业发展用地进行了明确,如在县(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中明确要落实不少于10%的新增建设用地规划指标专项用于保障乡村产业发展;在乡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中提到要预留不超过5%的建设用地机动指标,专项用于保障村民居住、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农村新业态发展等用地需求。
(二)计划指标保障方面。加强乡村振兴用地保障,自2022年起,我市已落实将不少于5%的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优先安排用于满足乡村产业发展建设用地需求。加大对上争取,2023年以来自然资源厅下达我市预支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1958亩,其中5%的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用于保障乡村振兴项目。
(三)挂钩指标保障方面。充分利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全力支持乡村振兴发展。2023年以来,我市上报的6个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区实施规划均已获批,共涉及拆旧复垦规模1149亩,其中30%(345亩)将用于保障项目区的农民集中安置建新区建设、“一户一宅”宅基地调剂、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等用地需求。2021年,通过集中清查我市乡村地区国有存量土地共11800亩。下一步我市将持续开展乡村地区存量土地摸底调查并实行动态台账管理,不断加大乡村存量土地盘活力度,加强乡村振兴项目建设用地保障。
三、关于探索“点状供地+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推进产业融合发展的问题
一是积极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截至目前,大安区作为全省19个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区县之一,已编制《大安区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工作方案》(大府办发〔2023〕9号文印发),进一步明确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范围、途径和方式。下一步,我市将加大相关工作指导力度,力争2023年底前实现至少1宗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交易。二是针对提案中所提及的“积极探索并优先实行点状供地模式”等问题,我市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自然资源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农业农村部关于保障和规范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用地的通知》(自然资发〔2021〕16号)等相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探索拓展集体建设用地使用途径,全面推动县域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工作,切实缓解乡村产业发展用地难的问题。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