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对市政协第十六届委员会二次会议第7号提案的答复函
|
来源:自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类别:提案办理结果公开发布时间:2023-08-29阅读:次
|
|
一、关于完善陆港要素保障的问题
(一)加大财政支持力度。一是加大对上争取力度。用好用活自贡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金字招牌”,积极争取国、省资金支持,2023年以来,新争取省级促进现代物流业发展专项资金1000万元,用于支持我市创建省级冷链物流发展示范市、智慧口岸物流发展示范市建设。二是加大多方项目融资力度。强化项目包装,通过银行贷款、基金等多渠道争取资金支持。2023年以来,争取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贷款1.55亿元用于建设自贡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相关配套项目。下一步,我市将持续加强市、区两级支持国际陆港建设专项资金投入力度,探索构建国际陆港建设专项资金问责问效管理机制。强化对上争取,统筹用好政策性金融工具等措施,切实为国际陆港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持续有力的资金支撑。
(二)积极探索“大平台+小平台”运作模式。充分发挥“大平台”优势,由自贡国际陆港服务中心牵头,自贡创发建设有限责任公司、西南晟铁物流有限公司为主要业主单位,推进国际陆港范围内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探索“小平台”模式,全力招引港口企业共同组建国际陆港运营公司。2023年2月,市领导带队赴成都青白江国际铁路港就促进自流井区与青白江区开展深入合作进行深入洽谈。2023年3月,市政府领导带队赴厦门象屿集团有限公司就承接北部湾油脂加工项目开展深入对接。下一步,我市将按照功能齐全、定位明确、主业突出、运营规范的原则,引导现有业主单位进行资源整合,加快组建国际陆港投融资平台。研究制定国际陆港投融资平台规范发展意见、管理办法,通过引进战略投资企业、鼓励吸引民间资本等方式,提升国际陆港投融资平台的整体实力,全力解决资金瓶颈制约问题。
(三)强化陆港用地保障。一是科学划定国际陆港范围。2022年,市政府分管领导组织相关部门对国际陆港土地保障工作进行专题研究,重点围绕对国际陆港(舒坪片区)土地清理及性质调整、陆港范围内的用地指标等内容进行研讨。截至2023年7月,在国际陆港规划范围内已开发工业熟地556亩,建成标准化厂房12.47万平方米,在建标准化厂房6万平方米,已报征待出让物流仓储用地314亩,下一步将探索加大对国际陆港内仓储物流用地保障予以倾斜,提升园区承载能力。二是加强用地指标管理。加紧研究规划国际陆港项目用地指标相关管理政策,全力保障陆港重点项目建设用地。下一步,我市将积极向上争取陆港项目“先行用地”审批权,统筹调剂用地计划指标,打好存量土地挖掘潜力、增量土地提速审批“组合拳”,充分保障陆港用地需求。
二、关于持续夯实项目支撑的问题
一是加快在建项目建设。2023年上半年,中通快递川南分拨中心(二期)、极兔速递自贡转运中心、川润数字化供应链协同制造服务中心、高新区物流仓储一期拓展项目等项目建成投运,韵达自贡产业园完成主体及主要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大山铺铁路物流园铁路专用线完成铺轨7公里,预计2023年底前实现与内六铁路主干线联通。2023年以来,全市新增冻库5万立方米,新增标准化仓库10万平方米。二是强化建成项目运营。西南农商(国际)物流港、多多买菜川南分拨中心、鼎一冷链物流中心1号库等项目运营良好,自贡保税物流中心(B型)项目仓库出租率超90%,2023年上半年,全市实现外贸进出口总值26.07亿元,同比增长8.6%。三是夯实冷链物流基础。构建共同配送调度平台,优化便利通关、综合贸易、电子商务、城际共配等服务,市域内冷链物流配送已实现2小时送达。2023年以来,自贡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辐射范围内的果蔬、肉类、茶叶冷链流通率分别从2022年的28%、40%、75%提升至35%、60%、80%。全力补齐两县物流基础设施短板,富顺县启动智慧农批冷链物流中心项目,荣县智慧冷链物流产业园完成建设方案设计,下一步,我市将继续加大物流领域招商引资力度,加快推进在建项目建设,力争完成全年铁路专用线铺轨、新建10万立方米冻库及标准化仓库的建设目标任务,持续夯实全市物流项目支撑。
三、关于积极释放通道活力的问题
一是常态化开行国际铁海联运班列。2023年5月,自贡至琅勃拉邦中老铁路农资专列成功首发。高效运营“蓉欧+”东盟国际班列自贡基地,2023年上半年累计开行南向国际班列31列。二是深化与钦州港合作。积极推动国际班列物流成本降低,成功实现钦州至自贡铁路运费下浮25%,自贡至钦州铁路运费下浮23%。会同广西北港油脂有限公司、广西北港物流有限公司等企业,就稳定铁海联运班列规模、建设东盟进口商品集散中心等问题进行深入沟通对接。三是申建对外开放平台。组建专业团队,积极申报自贡保税物流中心(B型),目前我市已基本完成申报公用型保税仓的相关准备工作。积极招引企业入驻公用型保税仓,2023年以来,已与四川御盐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达成意向合作协议。下一步,我市将重点招引大宗商品原材料等“适铁”货源,多向拓展下行班列货源。优化上行班列货源结构,推动货运品从单一的进口大豆逐步调整为玉米、矿石、工业原料等多品类货源。常态化开行自贡至北部湾的南向铁海联运班列,高效营运自贡至万象中老国际铁路班列,为做强国际物流大通道持续注入强劲货源支撑动力。
四、关于促进物流创新应用的问题
一是实施物流智能化改造。建成小蚁供应链、东方物流第三方信息化平台等10余个物流公共信息平台。2022年以来,数字化供应链协同制造服务中心、自贡保税物流中心(B型)、韵达自贡产业园等项目入选了省级智慧口岸物流发展示范市项目。下一步我市将探索研究网络货运发展相关工作,培育货运物流新业态。二是推进物流标准化应用。2023年7月1日,《物流企业大型物件公路运输方案设计规范》《物流企业大型物件公路运输方案实施规范》地方标准正式实施。三是突出物流绿色化运营。加强陆港内新能源充电桩配套建设,引导企业按照绿色仓库标准新建、改扩建仓储设施。打造氢能物流运输示范线,鼓励企业更新使用绿色化运输装备及包装材料,合理规划布局货运网点,优化路线并降低空载率。2023年,全市已有12辆氢能重卡车辆投入使用。截至2023年7月,全市重点物流园区建成新能源充电桩80个,建成“金通·邮快驿站”15个,全市快递分拨中心包装纸箱回收率达80%以上。下一步,我市将继续做好智能化设备改造、绿色仓库建设等工作,深入研究网络货运平台监管模式,确保在顺应市场规律的前提下安全可控地推进网络货运工作。发挥好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协同共建重点物流园区示范作用,加快现代物流数字化、网络化、智慧化赋能,打造科技含量高、创新能力强、资源配置优的创新物流模式。
五、关于壮大物流企业主体的问题
一是强化企业培育。着力培育A级物流企业和星级冷链物流企业,2023年全市新增2A级物流企业2家,目前全市2A及以上物流企业达13家,排名全省第六位。二是大力招引龙头企业。积极引进知名物流企业在自贡设立区域仓储中心、配送中心、运营总部。2023年以来,成功引进蜀道物流集团入驻国际陆港并投资建设蜀道自贡冷链物流产业园项目。三是支持行业协会发展。鼓励自贡市物流协会、自贡市快递协会、自贡冷链物流产业协会和相关联盟充分发挥作用,主动参与社会物流数据分析、物流统计调查等工作,切实增强自身活力和凝聚力。下一步,我市将以培育国家4A级物流企业和三星级冷链企业、招引“中国物流企业50强”企业为目标,加强与江苏飞力达国际物流股份有限公司等龙头物流企业的合作。支持物流行业协会、冷链物流联盟、快递协会跨越发展为覆盖供应链全流程的跨行业、跨领域社会组织。持续强化政策保障和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更好服务全市现代物流高质量发展。
|
|
|
|